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泛舟鉴湖程致道赵叔问联句(诗见程俱七《泛舟鉴湖赵来叔子泰赵叔问联句》) 宋 · 赵子泰
 押文韵
无正文。
答国史公编宗镜书 宋 · 元禅师
 出处:全宋文卷七六八七
正欲诣台屏恭致问讯,藻翰宠临。
伏审深入宗镜三昧,辨才机用恣无畏,就揭所录数板,联珠贯璧,真择乳鹅王眼脑,深用降叹。
但恐日新之證,将弃旧习,于此去取,或未一定。
如欲启发多闻强识,使知圣贤地位不容以智力可挟,用此为致道之具,求无入非自得之妙,康时济物,浩然无穷,是以用佛为真儒之效也。
世有局于见闻者、主张门户者,心是而口非之,不得其详,意在愚人而不知其自欺,真所谓可怜悯者。
观此亦可意解也。
室中三转语,禅和子穷平生工夫,如应举三场文字相似,通日夜为之,犹恐未暇,岂是好趋难而舍易,弃彼而取此?
盖不专工体究,未到大休歇田地,徒成知见解会,障自己眼,倒行逆施。
前辈有言:若真个要打透此事,切不可看此录,将来意识先行,未举便会,更无可疑。
失佛方便,则无入头处,虽曰利之,其实为害。
陈操尚书是个参禅样子,对云门教意尚自拈出,口欲言而词丧,心欲缘而虑忘,被云门一期籍没了家财是也。
居士要为法施大檀越,须金圈栗棘铁酸馅子用事,勿引人入草窠,反增其粘缚,如何?
因笔忉怛,稍暇,当请拄杖以请多口之罪。
按:《枯涯和尚漫录》卷中,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二一套第一册。
次韵程致(王本作政)馆中桃花 宋 · 韩驹
 押词韵第一部
桃花昭君,服饰靓以丰。
徘徊顾清影,似为悦已容。
数枝有馀妍,窈窕禁省中。
何如武陵岸,缤纷落天风。
我梦泛舟去,春流濯凫翁。
岂知限重门,风摇铺首铜。
忆汝初破萼,时当楼雪融。
亭亭怯馀寒,赖此赤日烘。
蓬山十载梦,翚飞左升龙。
重来迹已换,一扫凡花空。
发有今岁白,颜无故时红。
三嗅三叹息,繁英为谁秾。
恭和圣制求贤 明 · 方献夫
 押词韵第七部
先民有恒训,图治在任贤。
致道乃由学,居肆工且专。
旁求与豫养,两法当具全。
譬之鹤鸣阴,又若鸿渐干。
圣主广咨询,贤臣竭忠坚。
臣愚仰作歌,道大真如天。
曾子 南宋 · 史尧弼
 出处:全宋文卷四八三一、《莲峰集》卷七
道之难言也久矣,不可以一言而求其几也。
使其一言而可几也,则圣人岂不欲尽言以告人哉?
圣人惟急于告人,是亦尝有言矣。
然其为言,亦不过举其端而深托其意,使人探焉而自知,浅深随其所受而得斯已矣。
其所以为言者,盖未尝指名其实也。
非不欲指也,而有所必不可也。
昔者虞、夏、商、周之君,始举其所谓道者而明用于世,而犹未著于言也。
及商之衰,文王适当其时,有所迫于中,而不能自已者,于是始观阴阳之变以为《易》。
始见于言矣,犹未施于教也。
及春秋,而天下之不幸,无有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武之主,而人亦不复有知此者,是以孔子隐而有所不忍,而必至于为教。
凡天下之教,盖自孔子始,然而未尝定其所以为教之名。
今夫欲制器于天下,而独指物以为用,则其用必将有所穷,而不可以及远。
惟其能设为方圆,而虚之以待天下之器,故吾之方圆无穷,而器有尽。
彼虽百变,而终不离吾方圆之域。
圣人之教,亦犹尔矣。
天下之人,孰能不日由其仁义孝弟礼乐而行者?
而圣人终未尝指人以吾道止于此尔,其如此而为仁义,如此而为孝悌,如此而为礼乐也。
盖亦尝因问而应之矣,且应者不同,而亦未尝立为必然可指之说,要于其终,俾各有得焉而已尔。
是以天下视圣人如天之恢,然不可指名以一,而物亦无所遁者。
孔子曰:「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?
非也,予一以贯之」。
虽然言其贯与一矣,其所以为贯与一者,终莫可得而闻也,然则圣人之意亦可见矣。
颜回、仲弓游于其门,可谓得其深者,而亦未尝见于言也。
曾子始举「一以贯之」之理而指为忠恕,以告门人。
或曰门人之不可深告,故告以近似者。
盖尝观之,曾子之见虽不止于忠恕,而其所性则有近于忠恕者,故其言若此。
其几以一言之几而言圣人之道者,盖自曾子始。
子思,学曾子者,而始指为中庸。
孟子,学子思者也,而始指为性善。
夫忠恕、中庸与性善三者,孔子虽尝言之,然而未尝指是为吾之要,而三子始各取其一。
夫弓人之子或习为箕,而豢鹰之家或至于薰鼠,何者?
其所习者然尔。
今天下之人莫不知孟子为性善之论,而不知其源流出于曾子,无怪也。
且邦之兴亡,其变也有状,宜可以言尽者。
而圣人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,而况夫圣人之至者,而可几也哉?
故尝谓曾子、孟子之说,固天下率从之易矣。
然常恐夫学者之昧其致道,至此而或分也,其可以不深思之欤?
致道注船场阙有诗次韵 南宋 · 韩淲
 押有韵
思老问形影,忧饥累身口。
人生诚可嗟,所食能几糗。
不过一饱尔,自苦较先后。
争驰分寸地,旁观真欲呕。
如君赋解嘲,里耳果听否。
吾方卧穷巷,静对小窗牖。
应笑我所无,请视渠所有。
书莫守思济斋记后 宋 · 孙觌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四七七
大理少卿莫公彦平,以政事称天下,号一世吏师
宣和末,奉诏守永嘉,抵绍兴壬午,盖三十七年矣。
治迹炳然,称思至今。
公之子某,字致道,繇尚书郎出守毗陵,今再镇永嘉,继公后。
州治有堂,榜名之曰「思济」云。
毗陵,余所家也。
致道临州时,最长于用法,每折一狱,听讼如破竹矣,而斟酌轻重必以情,不为已甚。
宿奸老吏敛手仄足,不敢出一语。
锄治恶少之乱群者,而发纡隐诎之无告者,未几,一境翕然称治。
而后兴崇庠序,宾礼师儒,接对宾僚,尊俎从容,风流酝藉,常有馀日。
永嘉之政,固不待见其能济先人之美必矣,尚致思焉。
况如毗陵距行殿一水,实江淮冠盖走集之路,视他州为剧。
致道外交人事,朝出暮返,退而据案披觚导窾,百节关解,庭无留讼。
去郡四年,士民追怀宿惠如前日事。
今守一藩于海上,如割鸡耳。
方且访求遗迹,增修故事,犹恐失坠先训,书榜揭之,如倚衡铭坐之戒。
昔强谏有后如臧孙,戎公是似如召虎,缁衣好善如郑司徒,皆以父子之懿著之诗书,流传千载。
致道以迈德高行,踵先大夫之遗躅而润泽之,为一代衣冠之标表。
永嘉向多知名士,当有授笔颂使君济世之美,作为声诗,追配前烈,以俟风人之采。
某辱贻书,以堂记见遗,开读数过,三叹之馀,遂书其后。
隆兴初元十一月日,具位某书(《鸿庆居士文集》卷三二。)
榜:原无,据库本补。
荐福寺红梅 元末明初 · 谢应芳
 出处:龟巢稿卷十七
红梅阁事见《毗陵志》等书,《庚溪诗话》载程致道诗,有「春风日浩荡,醉色回冰肌」之句,元末兵燬。今东山释源公竺渊恢复旧刹,重植兹花焉。余记之。
红梅阁梅花树陵谷变时风拔去。
尧峰老禅归故山,觅得孤根栽旧处。
年年春到花时节,一株五出胭脂雪。
春风笑面岁寒心,光霁混融风韵别。
老禅道服忘妍丑,品题假我扶犁手。
黄州定慧海棠花,可与齐名传不朽。
月香水影象王宫,杂花世界将无同
几度拈花有人笑,吾将请问瞿昙翁。
文渊阁直庐同季絅斋宫赞三月廿九日。)壬寅 清 · 翁方纲
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: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五
曝书犹是宴馀,直舍轮番入及晨。
绿树红窗尘不到,琅函玉字庋来新。
官联艺苑兼芸阁,掌故先程更后陈陈骙馆阁录》亦载曝书会,实本之程俱麟台故事》。)
七载充衔无寸补,静看砖景画廊循。
九月廿八日入直文渊阁同彭衣褚筠心学士作二首 其二 甲辰 清 · 翁方纲
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: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九
侍郎朝奉皆书石,已后程俱三十年(宋程礼部俱撰《麟台故事》,张朝奉宧、汪侍郎大猷皆撰《秘阁题名碑记》。三人皆秘书少监也。)
故事麟台编凤藻,重来羽簉接鹓联。
干云共欲追彭伉,雅步何因并褚渊
添得条冰依水镜,玉壶清话要人传。
昭州刘容斋墓志铭1269年4月12日 宋末元初 · 文天祥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三二一、《文山全集》卷一一 创作地点:江西省吉安市
咸淳四年四月十二日容斋先生刘公元刚卒于家,年八十有二。
先生官至郡守,死之日,几无以为歛,附于身者称家之有无,乡党之士莫不高先生之风而哀其志焉。
其邑子文天祥与人言,欷歔慷慨,重惧前辈言行久远沈泯,无以训来者。
会其子昌孙以先生状来请铭,某虽不敏,其可以辞?
先生字南夫一字南强,世为吉州吉水县人,治毛氏《诗》,早为乡校知名士。
嘉定十年入太学后六年进士第,授迪功郎信州永丰主簿
从政郎,调静江军节度推官
丁外艰,服除,差江州教授濂溪书院山长。
自故丞相董公槐、今丞相江公万里以下举亲民五员,淳祐五年班见,以通直郎抚州崇仁县,县政以理,民以「佛子」为谣。
先生奉母夫人在官,间日与其弟自提板舆,相羊为娱,邑人化之。
以忧去。
十年,通判鄂州,以磨勘奉议郎承议郎
董丞相当国,入为左藏东库。
时将荐先生馆职,会董丞相去,不果。
初,东库日进会子纸若干,丁丞相以趣办为才,风有司顿增十万。
先生以职力争,忤其意,展磨勘两年,出为泰州添差通判
景定元年某月,差知昭州
皇上登极,转朝奉郎,适郡当次,称疾不果行,旨差主管建昌军仙都观。
居二年,再任。
自江上平,凡权奸用事所摈斥,朝廷奖拔殆尽,时论以先生为屈,未几诏还磨勘月日,骎骎向用,而先生一月逝矣。
呜呼,岂非命邪!
早刻意词科,书无不读。
其馀佛老精言亦各深到。
平生居官,所至清谨,家无馀赀,萧然环堵。
四方学者执经问字,相继于门,先生诱掖恳恳,不啻父兄之遇子弟。
尤工为文章,虽游戏之笔,鲜不奇古,江湖之士得品题一语,足自表于其徒。
与人尽恭,应接终日无倦意。
客至,雅言之外,谈玄演空,闻者往往忘去。
世人以声利为门户,先生恶之,如恶恶臭。
登第垂五十年,郡县官吏知敬先生,不见其可畏。
出入不设车徒,间步行井陌中,不以为苦,甘心屡空,以至死而不悔。
噫,此真所谓善人长者矣!
曾祖致道,妣周氏。
祖圭,妣李氏。
考次朔,累赠至奉直大夫,妣陈氏、熊氏,恭人
妃涂氏,先十六年卒,赠安人
子男三人,昌孙其长也,次信孙、愚孙,皆蚤世。
女长夭,次适太学生陈应发,又次适进士胡渊
孙男一人,洵武。
女一人,许适龙氏。
以某月某日葬某县某乡某里之原。
遗墨有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演义》若干卷,《词科类稿》若干卷,《容斋杂著》若干卷,《家庭谩录》若干卷。
左藏日,以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演义》上进,有旨降付资善堂。
铭曰:
文彪彪,德恂恂,贵如单门,死如齐民。
约而家,丰而身,我作铭诗,永怀古人。
灵宝惠民堂记靖康元年 宋 · 吕稽中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八一七、《永乐大典》卷七二三八
宣和六年春三月,钱君致道令陕之灵宝,冬十月新县门,命其佐孙錞纪其事于石。
七年冬十月惠民堂,以书走京师请文于吕稽中
上即位之元年,稽中西游灵宝,则访令之治于道路者,对曰:「令也,谈笑而事济,指顾而成政,奸日益屏,善日益兴,令简而役均。
凡其涖事,无一不可者。
布于政,小者近者,或见于营造土木之功。
先是县舍火隘,弊陋堕毁,门卑狭不容车盖,庭除逼亥倾欹。
囹圄居西庑之外,檐隤牖圮,可蹑而踰,攀而登,劣容囚十数。
邮亭次其北,并正寝西序,粪壤瓦砾不治,祠厕并列。
令则即旧而脩饰之,废者起之,弊者新之,不便于事者更之,阙者增之。
乃大门宇,正廊庭除,焕然一新。
迁邮亭于县之北,辇其瓦砾粪壤。
崇其高蔓,以新囹圄,撤其故而更广之,森严固密。
辟前园地之隙以滋花卉,以宴以息。
凿池于南,汲井而贮之水,构亭池上,名之曰寒泉。
作庵于西,轩牖环启,荫以脩竹,名之曰翠筠。
斩大木,砻密石,作夏屋于其北,合而言之曰惠民
若节春秋,会僚佐,延宾客,击钟考鼓,升歌下舞。
纵邑人而游观焉。
黄发耆艾,儿童妇女,至于猎夫渔老,皂隶胥徒,举欣欣然,讴歌而相庆曰:「此令尹休息斯民而嬉乐之者也」。
稽中曰善,志其语而西,馆于令,酌酒而贺之曰:「今之县邑,古公侯国也。
大丈夫神游仕南面,有社有民,有威有德,善我劝,恶我抑,摅其蕴而施布之,亦荣矣哉!
上而为宰相,佐天子调和,中而为郡太守,其下则为县令尹
仕宦得行其志,独是三者而已。
观其施设去取,而毕知其举。
谴祸是虞,陆陆而餔啜者有之;
逸游废务,作无益而害有益者有之,吾得谓乎过。
簿书,勤奔走,穷日之力而不少息,苟外乎是,堂岂曰不暇为,盖力有所不足尔。
令尹者谈笑指顾,而三境以治,视人力之不足者绰绰然,愈于世所谓贤者又远矣。
则甚有大惠于民也,斯焉信之」。
邵雍司马光从祀孔子咸淳三年正月 南宋 · 宋度宗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三二九、《咸淳临安志》卷一一、《咸淳遗事》卷上
邵雍天挺人豪,英迈盖世;
司马光有德有言,有功有烈。
朱熹赞之,与周、张、二程俱
述《经世书》,发先天奥旨,而内圣外王之学,实关吾道。
光著《通鉴》,贻后世治法,而真履实践之美,为时儒宗。
岂与前代诸儒或以章句文词得祀于学者比?
朕将临辟雍,因思朱熹所赞,以祀其四,而尚遗、光,非阙欤?
其令学官列诸从祀,以示崇奖。
程俱差遣指挥 宋 · 张纲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六七一、《华阳集》卷一八
右,臣今月十八日准中书门下省送到录黄一道,奉圣旨程俱差知漳州叶三省秀州宋处仁南剑州,王棐知永州,令臣书行。
臣契勘数内程俱昨任中书舍人,臣僚上言论其谄附蔡攸,献金杯与大将,及知秀州弃城逃遁等罪,已落职宫观,臣不复具陈。
然窃见自去年得风缓疾,精神昏眊,支体不随,步趋拜跪,率皆有妨。
漳虽小郡,千里民社,正赖存抚,非病痼者所能治。
兼其人方卧家就医药,客至尚不能应接,决难力疾赴任,虚占朝廷窠阙。
见在谪籍,未经牵复,一旦起典州郡,士论不以为是。
臣愚欲望圣慈将程俱漳州指挥特赐寝罢。
所有录黄,臣未敢书行。
谨录奏闻,伏候敕旨。
三教论1126年 宋 · 李纲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七五一、《梁溪集》卷一四三
儒、道、释三家之教,自汉以来,鼎立于天下。
为儒家之学者曰:吾之道,圣人之道也。
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得其位而行之,孔子推而明之,其德仁义,其文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,其法礼乐刑政,其民士农工商,其位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朋友,其服麻丝,其居宫室,其食粟米、蔬果、鱼肉,生者有养,死者有葬。
治天下者舍吾之道,天下不可得而治也。
为道家之学者曰:吾之道,亦圣人之道也。
黄帝得其位而行之,老子推而明之,尊道德而小仁义,贵精神而薄礼法,以清净为宗,以慈俭为宝,以柔弱为体,以无为为常。
秉本而执要,少私而寡欲,以长生久视为致道之效。
治天下者舍吾之道,天下亦不可得而治也。
而释氏之徒亦曰:西方有圣人焉,其名曰佛,以布施摄悭贪,以持戒摄毁禁,以忍辱摄瞋恚,以精进摄懈怠,以禅定摄散乱,以智慧摄愚痴,以慈悲为心,以寂灭为乐,以常乐我净为法,以菩提涅槃为至,以因果报应为化导之术。
治天下者用吾之道,可以不言而自化,不令而自行,不待赏罚,使民迁善而远罪。
然则治天下者,果何所适从而可乎?
曰:从儒。
彼道、释之教,可以为辅,而不可以为主;
可以取其心,而不可以溺其迹。
何也?
七政之所加,五赋之所养,中于天下者为中国,而儒者之道,治天下之常道也。
礼君臣,正上下,纲纪法度之所布,号令赏刑之所施,进君子而退小人,使贵贱履位,仁贤不肖袭情,所以为太平治之至者,未有不由此也。
尧以是传之舜,舜以是传之禹,禹以是传之汤,汤以是传之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。
周公而上,上为君,故其事行;
周公而下,下为臣,故其说明。
而后世有为之主,慨然有志于斯者,未有不即其身而致太平之治也。
岂非崇儒之明效乎?
若夫道、释之教以为辅而取其心,则道家之所谓清净慈俭、柔弱无为、少私寡欲者,其说可取,而亦足以助教化矣;
释氏之所谓布施持戒、忍辱精进、禅定智慧者,其说可取,而亦足以助教化矣。
至于以为主而溺其迹,则以道家长生久视之说,变而为神仙方士之术,昔之人君有行之者,汉武帝、唐明皇是也;
以释氏因果报应之说,变而为祸福禬禳之事,昔之人君有行之者,梁武帝、唐懿宗是也。
汉武帝内建神明、通天之台,外宠文成、五利之徒,崇奉祠祭,以候神人,然不能消巫蛊之祸。
唐明皇灵宝之符,致混元之降,章疏举于空中,梦寐达于帝所,然不能止禄山之乱,是皆溺于道家之迹,以长生久视之说变而为神仙方士之术之过也。
梁武帝祀郊庙社稷,以面为牲,亲屈万乘之尊,正坐讲说,舍身为寺家奴,布发于地,使其徒践之,然不能救台城之辱。
唐懿宗迎佛骨于凤翔,歌呗道场,以夜继日,涕泪悲泣,以躬率其臣民,然不能益年祚之短。
是皆溺于释氏之迹,以因果报应之说,变而为祸福禬禳之事之过也。
治天下者从于儒,则治安之效如彼;
溺于道、释之教,则祸乱之阶如此,亦可观矣。
然则有天下者如之何?
治之之道,一本于儒,而道、释之教,存而勿论,以助教化,以通逍遥,且设法以禁其徒之太滥者,宫室之太过者,斯可矣,又何必人其人、火其书、庐其居,然后足以为治哉?
奉同程致道著作鲍溶冬夜答客韵送赵叔问奉议南都 宋 · 方元修
 押歌韵
清秋不相借,白发日更多。
尘埃困烦促,原野怀经过。
聊当倚滂润,资以生吾禾。
岂不念离群,惊鹊宁择窠。
王孙别都去,澹若依松萝。
暂别亦复难,赓诗饮无何。
我行那尔尔,渺邈踰江河。
剩须作佳句,相我沧浪宋吕祖谦《宋文鉴》卷二○)
广成子 北宋 · 苏轼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九五三、《苏文忠公全集》卷六
黄帝立为天子,十九年,令行天下,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山,故往见之。
曰:「我闻吾子达于至道。
敢问至道之精。
吾欲取天地之精,以佐五谷,以养民人,吾又欲官阴阳,以遂群生,为之奈何」?
广成子曰:「而所欲问者,物之质也,而所欲官者,物之残也」。
道固有是也,然自是为之,则道不成。
道者不问,问道者未得也。
道者无物无我,未得者固将先我而后物。
夫茍得道,是我有馀而物自足,岂固先之耶。
今乃舍己而问物,恶其不情也。
故曰「而所欲问者,物之质也,而所欲官者,物之残也」。
言其情在于己欲长生,而外托于养人民、遂群生也。
夫长生不死,岂非物之实,而所谓养民人、遂群生,岂非道之馀乎?
自而治天下也,云气不待族而雨,草木不待黄而落,日月之光,益以荒矣。
天作时雨,山川出云。
云行雨施,而山川不以为劳者,以其不得已而后雨,非雨之也。
春夏发生,秋冬黄落,而草木不以为病者,以其不得已而后落,非落之也。
今云不待族而雨,草木不待黄而落,虽天地之精,不能供此有心之耗,故荒亡之符,先见于日月,以一身占之,则耳目先病矣。
而佞人之心,剪剪者,又奚足以语至道?
真人之与佞人,犹谷之与稗也。
所种者谷,虽瘠上堕农,不生稗也。
所种者稗,虽美田疾耕,不生谷也。
今始学道,而问已不情。
佞伪之种,道何从生!
黄帝退,捐天下,筑特室,席白茅,閒居三月,复往邀之。
广成子南首而卧,黄帝顺下风,膝行而进,再拜稽首而问曰:「闻吾子达于至道,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」?
弃世独居,则先物后己之心,无所复施,故其问也情。
广成子蹶然而起曰:「善哉问乎!
来,吾语汝至道。
广成子至此,始以道黄帝乎?
曰:否。
人如黄帝而不足以语道,则天下无足语者矣。
吾观广成子之拒黄帝也,其语至道已悉矣。
是以閒居三月而复往见,蹶然为之变,其受道岂始于此乎?
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;
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
窈窈冥冥者,其状如登高望远,察千里之毫末,如临深俯幽,玩万仞之藏宝也。
昏昏默默者,其状如枯木死灰,无可生可然之道也。
曰:道止于此乎?
曰:此窈冥昏默之状,乃致道之方也。
如指以为道,则窈冥昏默者,可得谓之道乎?
人能弃世独居,体窈冥昏默之状,以入于精极之渊,本有不得于道者也。
道者患其散且伪也,故窈窈冥冥者,所以致一也,昏昏默默者,所以全真也。
无视无听,抱神以静。
形将自正,必静必清。
无劳汝形,无摇汝精,乃可以长生。
目无所见,耳无所闻,心无所知,汝神将守形,形乃长生。
慎汝内,闭汝外,多知为败。
自此以上,皆真实语,广成子提耳画一以教人者。
无视无听,抱神以静,则无为也。
心无所知,则无思也。
必静必清,无劳汝形,无摇汝精,则无欲也。
三者具而形神一,形神一而长生矣。
内不慎,外不闭,二者不去,而形神离矣。
或曰:广成子之于道,若是数数欤?
曰:谷之不为稗,在种者一粒耳,何数不数之有。
然力耕疾耘,不可废也。
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,至彼至阳之原也;
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,至彼至阴之原也。
窈冥昏默,长生之本。
长生之本既立,亦必有坚凝之者。
二者如日月水火之用。
所以修鍊变化,坚气而凝物者也,盖必有方矣。
然皆必至其极,不极不化也。
天地有官,阴阳有藏。
广成子以窈冥昏默立长生之本,以无思无为无欲去长生之害,又以至阴至阳坚凝之,吾事足于此矣。
天地有官,自为我治之;
阴阳有藏,自为我蓄之。
为之者在我,成之者在彼。
慎守汝身,物将自壮。
言长生可必也,物岂有稚而不壮者哉。
我守其一,以处其和。
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,吾形未尝衰。
黄帝再拜稽首曰:「广成子之谓天矣」。
广成子曰:「来,余语汝。
彼其物无穷,而人皆以为终,彼其物无测,而人皆以为极」。
物本无终极,其分也成也,其成也毁也。
物未尝有死,故长生者物之固然,非我独能。
我能守一而处和,故不见其分成与毁尔。
得吾道者,上为皇而下为王;
失吾道者,上见光而下见土。
皇者其精,王者其粗也,生者明,死者幽,幽者不知明,明者不知幽。
今夫百昌皆生于土,而反于土。
故余将去汝,入无穷之门,以游无极之野。
盖将有以示化去世形解入土之意也欤?
吾与日月参光,吾与天地为常,当我缗乎,远我昏乎,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!
南荣趎挟三人以见老子老子诃之,则矍然自失,人我皆丧。
夫挟人以往固非也,人我皆丧亦非也。
故学道能尽死其人独存其我者寡矣。
可见、可言、可取、可去者,皆人也,非我也。
不可见、不可言、不可取、不可去者,是真我也。
近是则智,远是则愚,得是则得道矣。
故人其尽死而我独存者,此之谓也。
古今语异,吾不知缗之所谓也。
以文意求之,其犹曰明也欤?
彦文携玉友见过出示致道小诗因次其韵 其一 宋 · 赵鼎
七言绝句 押阳韵
一壶春色玉生光,最爱霏霏绕鼻香。
浅醉不禁衣袖冷,幽林风雨夜苍凉。
彦文携玉友见过出示致道小诗因次其韵 其二 宋 · 赵鼎
七言绝句 押真韵
仙官新拜旧词臣,林下相逢又一人。
勿谓沧浪清可濯,此心原自绝纤尘。
彦文携玉友见过出示致道小诗因次其韵 其三 宋 · 赵鼎
七言绝句 押删韵
于世无功懒据鞍,诛茅种竹老空山。
不应天与静中趣,自是人容拙者闲。